我們多數人每天使用、擁有的東西看似理所當然,像是電力。世界上有非常多人被迫生活在無電的環境中,然而如果從我們的生活抽離這些理所當然的事物,我們就有很多事不能做、或是非常不方便。鞋子就是其中之一。

生活在富裕的台灣,多數人應該沒有體驗過赤腳走一天路的情境,並不是指單純在室內環境,而是出門也赤腳走路。可以想像一下,每天做事時都沒有鞋穿。在短途走路到超商或上班時,你可能會踩到鋒利的小石頭甚至玻璃碎片?

Vector collages by Icons 8

 

當地面覆蓋著數百萬種細菌,腳上只要有很小的傷口或是被蚊蟲叮咬抓破的地方,腳受到感染的風險會增加多少?換句話說,沒有鞋的生活不只是不舒服而已還會很危險。

很多人應該都聽過Toms,最有名的就是「買一雙鞋送一雙鞋」的核心價值,Toms前幾年發起無鞋日,挑戰大家感受沒有鞋子穿走路的感覺,就像比較貧窮國家的百姓一樣,而且目標不僅是提高大家的意識,還有實際行動。

有些體驗過無鞋日的人在網路上分享心得,整天都沒穿鞋、還去了不少地方,但基本上除了開車、騎車沒有走路的時間之外,大部分的走路時間都讓人痛苦,尤其是走在炎熱的柏油路、或是踩到異物的時候,都會讓人想念穿上鞋雙腳受到的保護。

這些異物和不適的感覺對於沒有鞋子穿的族群來說倒是家常便飯,而且都市的路面還是平坦的路面,難以想像這些人每天要赤腳穿梭在數公里的「未開發路面」,仔細一想無鞋日的體驗可能只有這些族群實際感受的一小部分而已。

但由於不少企業和組織倡議這些族群的權益,像是上面所寫的Toms和舊鞋救命,都讓許多貧困族群受益。由於有了鞋子,提升了小朋友可以定期上學的機會;由於有了鞋子,衣索比亞許多小孩就不會因為土壤污染讓雙腳受到刺激、因而發生腿部腫脹的狀況;由於有了鞋子,肯亞小朋友的雙腳就不會受到沙蚤的侵擾,進而引發更嚴重的疾病和傷勢。

飢餓三十不少人都體驗過,但無鞋日呢?前幾年台灣也響應了無鞋日的活動,參與的族群不乏一般大眾、學校等響應,也有人使用#WithoutShoes作社群的tag標籤響應這個體驗運動。即使只是一天,也要利用這種雙腳刺痛的體驗,作為改善這些無鞋族群狀況的動力。

雖然Toms表示他們不會再支持這個節日,但我們還是可以延續這個活動的精神,更多關注社會議題,發揮個人的影響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