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有一種說法,當我們年齡越長、穿鞋子越來越多年,鞋子會使腳趾變形,腳部肌肉變得懶惰,扭傷變得更加普遍。為什麼?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,我們的腳變得越來越依賴鞋子帶來的舒適性和保護性,從而導致肌肉力量和柔韌性的慢慢地降低。甚至在《天生就會跑》(Born to Run)這本書中,作者提到若要跑更快、更有效率、而且不會受傷,你只要脫掉鞋子就行了。
話雖如此,只要有選擇,我們都不會打赤腳到處走。想像一下去到正式場合,穿著西裝或套裝,結果卻沒穿鞋的情況;或是在沙漠中,夏季氣溫飆升至45度,赤腳走到戶外。
有些人從小可能因為家庭環境影響,本身就習慣赤腳到處走,但是鞋子的保護性也有其必要,不可能只穿著襪子就上街或是登山,因為路上會有異物可能割傷或刺傷腳。
這樣的人不希望穿著太厚重的鞋子,就像是戴著拳擊手套做事一樣,沒有真實的觸感。這樣的人走路時,希望雙腳可以有「真實的感受」。
Vivobarefoot這個品牌並不是賣真的「鞋子」,而是出售經驗,在他們網站可以看到Feeling is Everything的標語,也就是讓雙腳在各種地形上即使穿著「鞋」也能自然移動的赤腳鞋。以Vivobarefoot Primus Trail Soft Ground這個鞋款為例,這款鞋專為荒野旅行而設計,在潮濕的地形上具有出色的抓地力。比如在海邊沿著的濕潤的岩石行走,它們具有防刺穿的合成外底,完全素食友善vegan設計,並具有透氣的3M網眼,可保持透氣。甚至還有適合走較艱難路面的極簡鞋款,讓你在「赤腳感覺」下體驗翻山越嶺。
但如果是登山呢?一樣可以穿極簡鞋?
小編印象很深刻有一次聽到一篇體驗教育的演講,講者提到過往在尼泊爾、帶領喜馬拉雅山登山團的經驗,當地居民因為登山延伸出的行業,從小就幫忙當挑夫,這些孩子可能才十歲初就要天天登高山,因為天天爬,他們只穿著藍白拖做基本的保護,而且行動自如,從登山木屋到登山團之間來回跑好幾趟。這跟登山客穿著重裝備、高級雪靴形成強烈對比(而且穿拖鞋的在地人反而還比較會走),證實鞋子讓穿的人變瘸的說法(當然這也很極端,畢竟生活在天天爬高山的環境,會讓多數人都無法接受)。雖然登山鞋可以很好的保護雙腳,但是通常以保護及防水等機能為主,所以很難做到「赤腳感」。
但是鞋子並不只是起到保護作用,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高跟鞋、靴子一類的鞋款,因為鞋子除了舒適性之外,最重要的就是美感的塑造,甚至象徵穿著者的社會地位。
極簡鞋的出現讓我們可以去思考如何讓雙腳「發揮最大效用」,但是對於先天膝蓋或部分關節比較脆弱的人來說,確實還是需要穿鞋子來保護,畢竟極簡鞋、赤腳走路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,尤其是活動量較大的時候。